集百科

超暖!藏族女孩与80岁上海爷爷的航班奇缘

时间:2025-09-09 11:30:00

近日,本报接到上海许先福老人的电话。话那头,老人讲述了一段在万米高空发生的温暖相遇——赴沪求学的藏族女孩德吉旺珍与他在航班上结下难忘情谊。这通来自远方的电话,不仅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更成为我们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注脚。

图为旺珍(左一)与汉族小朋友沟通交流。图片由许先福提供

本报记者随后跟进采访,挖掘出这段跨越年龄、民族和地域的真诚互动。故事中,有孩子清澈的梦想、父母淳朴的热情,更有一位老人发自内心的感动。我们愿以这篇报道,呈现新时代中华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也致敬那些默默推动团结、传播善意的人们。

八月晴空,一架从成都飞往上海的航班即将启程。80岁的上海老人许先福安静地坐在机舱里,他未曾料到,这段寻常的旅途,会因一位邻座的藏族小姑娘,变得如此温暖难忘。飞机起飞前,许老正摸索着调节座椅,旁边静静看书的藏族女孩轻声提醒:“爷爷,按住这个按钮别动。”并利落地帮他调好座椅,眼神明亮,动作自然。一句提醒、一次伸手,瞬间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

图为旺珍一家抵达虹桥机场。图片由许先福提供

交流中,许老得知女孩名叫德吉旺珍,刚以优异成绩从小学毕业,考取了上海市共康中学,正随父母奔赴上海开启新学期。“她聪慧懂事,远超年龄!”许老回忆时仍连连称赞。

德吉旺珍手里那本翻旧了的课外书,仿佛是她热爱阅读的缩影。聊起校园生活,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我以前是语文课代表,还当过阅读之星和科学课代表。”她笑着说,班里很多同学都考到了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的西藏班。那本旧书,不仅装着她的求知渴望,也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许先福。图片由许先福提供

德吉旺珍的父亲在西藏边陲县城从事行政工作,母亲也是当地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们热情地拿出机上刊物《西藏航空》,指着库拉岗日雪山的图片向许老介绍家乡:“这是我们家乡的雪山,欢迎来美丽的山南做客!”母亲笑着说:“县上有援藏干部和支教老师,我们亲如一家。”

更让许老惊喜的是,候机时德吉旺珍还结识了来自上海徐汇区的双胞胎姐妹。飞行途中,三个孩子隔着座椅轻声交流、互递书籍,亲密无间,宛如姐妹。“看到孩子们这么自然地交流,分享彼此的见闻和兴趣,场面温馨又感动。”许老感慨道。

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德吉旺珍的父亲主动帮许老取行李,还协助双胞胎姐妹的奶奶搬运物品。临别时,孩子们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双胞胎的奶奶热情邀请德吉旺珍周末到家中做客。

回到上海家中,许老仍久久回味这段高空奇缘。他特意上网查询了西藏山南——德吉旺珍家乡的资料,感慨于藏族干部的亲和与孩子的开朗懂事。看到有像德吉旺珍这样满怀理想的少年赴区外求学、广交朋友,许老深感西藏的发展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图为旺珍(左二)与双胞胎姐妹合影留念。图片由许先福提供

三十多年来,德吉旺珍和她的同学,正是教育援藏政策的受益者。他们既在区外西藏班学习知识,成长为建设西藏的各类人才,也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小小桥梁。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边疆的孩子们有机会走出雪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希望女儿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读书学习,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家乡,为建设故乡贡献一份力量。”德吉旺珍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许老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虽因年事已高一直未能赴西藏旅行,但这次相遇悄然在他心中种下新的种子。

他说:“愿这份藏汉一家亲的温暖不断延续,愿西藏的明天如库拉岗日山的晨光,明亮而充满力量。”

最新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