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咸宁市五年累计改造1385个老旧小区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时间:2025-08-14 09:26:00

从着力破解“上下楼难”的加装电梯工程,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我市以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抓手,书写城市更新的温暖答卷。

近5年,我市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创新工作法,累计改造1385个老旧小区,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2亿元,惠及29.49万户、110万居民。

连片加装电梯

从“爬楼愁”到“乘梯乐”

“以前爬楼喘半天,现在按个键就到家,省时又省力!”咸安区温泉街道军分区小区4栋的居民,在今年4月就开启了乘坐电梯上下楼的幸福生活。作为咸宁连片加装电梯示范项目,这里用政策创新破解了“加梯难”,让32户居民提前圆了“电梯梦”。

军分区小区加梯能“零阻力”推进,得益于政策的“组合拳”:

全周期代办服务:由香泉加梯服务中心全程包办方案设计、矛盾调解等7项事务,居民当“甩手掌柜”即可。

协同施工降成本:将加梯工程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利用老旧改资金完成管线迁改,每部电梯节省3万元。

政府给“真金白银”:通过集中采购,电梯单部价格较市场价优惠2-3万元;竣工验收后每部获10万元财政奖补,4部电梯累计奖补40万元;咸安区住建局还承担每部5000元的监理费用。

多元支持解民忧: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费用,如袁先生等居民无需动用家庭储备金就完成了加梯。同步推出“电梯综合险”,年缴1000元覆盖意外、滞留及日常维修,解决后续运维顾虑。

目前,我市已累计加装电梯297部,其中86部通过“连片推进”实现规模化效应。璟园小区7台、金叶F海岸5台、变电小区3台……越来越多的居民正享受着“一键直达”的便利,让“幸福电梯”成为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

小区破墙合体

从“散乱差”到“集成美”

“以前6个小区隔着围墙,现在墙拆了,心齐了!”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汇泉小区的居民,用“破墙合体”的故事,讲述着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打破物理与心理的双重壁垒。

改造前,汇泉小区由工行小区、日报小区等6个分散小区组成,围墙阻隔、道路坑洼、私搭乱建严重,198户居民盼着“改头换面”。为此,工作专班用“三多工作法”打开局面:

多宣传聚共识:挨家挨户走访,用“面对面”交流消除居民疑虑,支持率大幅提升。

多协商汇民智:组织23次“圆桌会”“星空夜话”,让居民决定“怎么改、改什么”,6个小区最终达成“破墙”共识。

多跑腿解难题:党员带头上门做工作,拆除围墙880余平方米,清除私搭乱建2600平方米,为统一规划扫清障碍。

改造后的汇泉小区焕然一新:硬件升级,新增119个停车位、2个健身广场,路面刷黑,雨污分流,还加装了电梯,生活便利度显著提升;服务延伸,打通与社区养老中心的围墙,共享幸福食堂、亲子课堂,满足“一老一小”需求;文化赋能,休闲广场融入咸宁吉祥物——“咸宝”“小宁”和市花——桂花元素,让居民在休闲中感受本土文化魅力。

如今,这个由6个小区合并而成的新家园,成了咸宁“环境美、邻里亲、服务全”的幸福样板。

从电梯里的“一键幸福”,到小区里的“融合之美”,咸宁用军分区小区、汇泉小区等一个个具体项目,生动践行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提升人居环境、创新城市治理的部署要求。

下一步,市住新局将继续秉持“连片改造、功能提升、长效惠民”核心理念,推动老旧小区实现从基础修补向全面升级的转型发展。工作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统筹规划,强化连片改造与统一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将持续探索城市更新多方参与机制,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模式,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走深走实。

(记者 黄兰芬 通讯员 廖黎 周志昇)

最新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