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干燥之气渐盛,近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8月25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柴斌提醒,初秋时节,人体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方面的人群,更要注意养肺护肺,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立秋后,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作息、适度运动等方法养肺护肺。”柴斌建议,多食白色食物,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多入肺经。立秋后,多吃白色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莲藕、萝卜等,这些食物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适量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健康至关重要,适量增加鱼、瘦肉、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肺部负担;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有助于缓解秋燥,还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除。
立秋后,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柴斌特别提醒,运动要适度,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呼吸不畅,运动时要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时间段和地点。
“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柴斌建议,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式,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要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螨虫等过敏原的积累,对过敏体质的人群尤为重要。此外,立秋后,随着天气变化,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这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痉挛,减轻症状。(记者 刘涛)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