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为了一千棵华润楠

时间:2025-07-21 08:09:00

树放倒后,工人马上将树根打包。

陆河县林业局供图

党员责任人和专家查看树移栽后的长势。

吉溪林场尚未移植的华润楠树。南方日报记者 张俊 摄

汕尾市陆河县城陆河大道的中央公园一侧,一排高大的华润楠显得与众不同,且每棵树都挂有一个编号牌。其中,编号“LH202503200241001”是进入公园的第一棵树,比其他树显得更粗更高大,该编号含义丰富,将“2025年3月20日移植”“树的胸径41厘米”“移植的第一棵树”等关键信息融入。根据树径数据,这棵大树树龄超过100年。

谁能想到,这些在当地山中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华润楠,是从陆河抽水蓄能电站淹没区“抢救”回来的。

当电站建设遇到千余棵珍贵树种,是砍掉大树还是电站挪址?这是重大项目建设中不时碰到的“两难”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陆河做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决定——电站建设不耽误、珍贵大树“拯救性移植”。

然而,移植千棵大树并非易事,陆河为何下了这么大决心?移植工作又有哪些难点?移植后如何确保成活?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陆河采访。

●南方日报记者 张俊 彭骏 南小渭

刀下留树

“移植行动”获高票通过

位于粤东莲花山南麓的汕尾市陆河县吉溪林场,海拔最高达1000多米。一大早,陆河县林业局副局长罗展培驱车来到林场一处海拔500多米的山腰,这里山高林密、草木葱茏,山间河谷水质清澈、绿如翡翠。车停下后,罗展培和同事走上山坡查看林中大树长势。

“这些高大的树木就是华润楠。这里方圆900亩将建成蓄水库,四周成为淹没区,因此我们正将这些华润楠分批移植。”罗展培指着山林说道。

山腰间的小路上,几个月前移植首批大树时的车轮印记还清晰可见。罗展培说,为了拯救这些大树,县里下了很大决心。

这要从几年前说起。

2022年,总投资超80亿元的陆河抽水蓄能电站落户在吉溪林场。这个被誉为“电网充电宝”的国家抽水蓄能重点项目,利用林场的山谷建设上下两个有高度差的巨型水库,依靠水库落差来蓄水发电。林场山腰处的谷底,成为电站的上水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划入上水库蓄水区的树林中,竟藏着珍贵的树群。

县林业局组织专家在这片淹没区范围内走访,揭开了树林的神秘面纱。

原来,这些高大、挺拔的野生树木叫华润楠,是华南地区的珍贵树种,树胸径(离地1.3米高处的树干直径,下同)在20厘米以上,有些树胸径达到40厘米,树龄在40年至100年不等,且树群数量庞大,有1000多棵。

多次到陆河调研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下称“热林所”)研究员杨锦昌说,“这批华润楠的珍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本身是华南地区的珍贵树种,树干挺拔、树冠浓密、春叶红色绚丽,且材质优良,种子油可制皂,是内外兼修的优质树种;二是长势好,高度十几米,胸径大多超过20厘米;三是数量多,达千余棵,集中分布,是地带性植被的主要建群树种。这样的野生华润楠林在华南地区还是非常罕见的。”

令人惋惜的是,按照电站建设进度,这片蓄水区内的华润楠将会在2026年水库施工前被砍伐、清理。

珍贵的树林要被砍伐?这让林业人罗展培于心不忍。

随即林业部门向陆河县委、电站建设方报告了华润楠林的情况,一场珍贵树林“是砍是留”的讨论也就此展开。

在收到华润楠林的情况报告后,陆河县委意识到珍贵的树林不能一砍了之,电站蓄水区施工尚有两年时间,能否在此之前将树抢救性移植到其他地方?

移植的思路提出时,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陆河随即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组织了近十场移植工作意见征集会。

罗展培至今仍记得众人讨论时的热烈场面。近几年,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火热推进,群众和党员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在得知要把珍贵大树从水库淹没区移植出来,大部分人都表示赞同:“不移植肯定死,移了能活下来,那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但也有人提出疑问:“俗话说‘树挪死’,大树移下来能否成活、移植成本高不高?”

面对疑问,陆河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可行性评估。

来自深圳的广东创景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了论证。林业工程师张恒认为,这片华润楠野生林生长状态非常好,只要移栽和管护科学,移植成活率很高。热林所研究员杨锦昌也认为,华润楠寿命可达300多年,这批树正值壮年,移栽对加强特色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珍稀植物迁地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移植很有必要、可行性也很高,但成本不小,到底移不移?去年底,当陆河林业部门将可行性报告、成本预算、专家意见等相关材料呈到陆河县委时,决定这些大树命运的时刻也最终到来。

陆河县委分析了这批珍贵树林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如此多数量、高树龄的珍贵树林,生态价值巨大,如果因为省钱就任由大树被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陆河县委负责人表示,“这批树是不可再生的生态财富,保留下来不仅能留下一片珍贵树林,还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文旅经济价值。”

陆河县最终做出“刀下留树”的决定,让华润楠林重获生机。陆河先后申请了省级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争取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和资金支持,并发动县属国企及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再加上县财政划拨资金托底,多方筹集移植资金。

“推进华润楠拯救性移植行动”还写进了2025年陆河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即移即种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

今年3月20日,正值植树节前后,也是陆河移植首批华润楠的第一天。恰逢陆河在推进县城十大草坪公园建设,便决定将首批大树移栽至县城公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名树。

一切准备就绪后,20日早晨8时,一支由30多人和10余辆挖机、运输车组成的移树队伍进入吉溪林场,开启了华润楠的“绿色迁徙”。

林场山高林深、上山道路狭窄,要把成百上千棵高大的华润楠从半山腰上一棵棵移下来,注定是一场艰巨的工程。而进入移树点还有一段不到两米宽的石子路,大型吊机不能上山,只能由小型挖掘机和运输车进山作业,给移植工作增加不小难度。

陆河县新田镇村民范连宋参与了首批大树移植,他和工人们4人一组、配合1辆挖机作业。范连宋和挖机师傅叶石进都是经验丰富的挖树“老把式”,常年从事绿化树移栽工作。在林场半山腰,范连宋专门选了一棵粗壮、高大的华润楠来当首棵移植树,争取来个“开门红”。

“树冠有多宽,树根就有多宽。华润楠枝叶宽大,根系也很丰富,因此土圈要挖得足够大,一般是树直径的7—8倍。”叶石进对大树移植很有心得。

当挖掘机掘土超过20厘米厚时,根系开始变多,范连宋开始和工人们拿着刀锄等工具人工挖土。4名工人各负责一边,过了1个多小时,直径2.8米、厚1米多的土球就成形了。

树放倒后,范连宋马上给树瘦身、将根部打包。他们将多余枝叶修剪以减少大树水分蒸发,将树根处涂上生根液,再用网布将土球包住。没有吊机,挖机就当起临时起重机,将大树轻轻吊放到货车上并绑好。

一棵大树从挖土到吊上运输车,足足花了两个小时。为了让树成活率更高,运输车立即将大树运到县城公园栽种。

由于山路狭窄,且大树的树枝很长,运输车只能以“龟速”行驶。从山上到县城约50公里,运输时间超过2个小时,直到中午第一棵移植的大树才到达县城中央公园。

公园里,栽树队伍早就做好准备,工人们用挖机挖出一个大树穴,吊机巨臂再将裹着原生土球的华润楠缓缓送入树穴内,紧接着扶正、培土、浇水。

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约1个月时间,陆河共移植了263棵华润楠,平均一天移植约10棵。在工人们的呵护下,这些山中大树摆脱被砍伐的命运,在陆河县城公园安了家。

管护不易

移植像做了个大手术

大树在山下栽种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棵树的新芽又多了几片,但是叶尖有点卷,得让园林管护人员来看看是不是生了蚜虫。”上午8时30分,陆河县河田镇城南社区党员刘兴增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大树巡护工作。

“移栽才几个月,这段时间的管护非常重要,我们是树的管护责任人,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刘兴增说。

让树成活,是华润楠移植工作的最终目标。陆河县委领导也直言不讳,“虽然专家表示科学养护成活率达90%以上,但我们还是捏了一把汗,担心树移下来最终不能成活。因此,我们严格按专家的建议做好管护。”

杨锦昌说,“大树从山上移下来,像一个人做了个大手术,后期护理非常重要。大树移植最终成功主要看两个条件,一是根系发育良好,二是枝叶茂密,不用人工管护就能正常生长,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约2年时间完成。”

这意味着,要让大树成活,至少要在两年内给予它们悉心的照料。为此,陆河县打出最严密的护树“组合拳”——发动党员认领成为大树管护责任人,并聘请专业管理团队给大树提供管护服务,为大树加上“党员日常巡+绿化团队专业护”的“双保险”。

陆河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郑义勇说,“党员责任人机制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大树经过多个四季轮换的考验后真正活下来才算成功。”

目前,在“树保姆”们的精心呵护下,首批移植华润楠长势较好,99%的树长了新芽。

陆河拯救名树的行动,也在群众当中引起较大反响。陆河是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树来到县城,有力提升了县城的颜值和内涵。

“这些树从山上来到县城,相当于有了第二次生命。等到它们在县城里长得枝繁叶茂,那将是多么美的风景啊!”傍晚,来公园散步的王阿姨说道。

按照计划,陆河今年10月将进行第二批次华润楠移植,后期大树将移植到陆河县乡土植物园。记者了解到,1000余棵华润楠移植将在今明两年完成。

大树拯救行动是陆河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守护住了岭南地区重要的野生植物群落,彰显了绿色发展的生态担当。而这背后,是汕尾近年来生态环保意识的显著提升,从城市到乡村,“守护绿水青山”已成共识,群众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热情持续高涨,为移植行动凝聚了广泛民意基础。

一株株华润楠在陆河县城的土壤里获得新生,大树的年轮已刻下这次生命拯救的故事。陆河全力守护名树的行动,还会继续下去,这座山城因名树而更美的蝶变,也才刚刚开始。

策划:陈戈

统筹:毕式明 王会赟 南小渭

最新推荐